关于启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选拔赛的预通知

更新时间 : 2022-04-15 15:56:25

城理教务[2022]34

各学院:

为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充分发挥我校科技资源优势,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附件1)要求,决定开展第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选拔赛,面向全校师生开展项目征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参赛对象

全体在读生和毕业5年内(20176月以后)的毕业生。

二、大赛目的与主要任务

1.大赛目的

通过比赛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目的,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励广大青年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以大赛为抓手,推动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2.大赛主要任务

我校在组织届大赛校级选拔赛基础上,择优推荐作品参加2022年举办的省赛,冲刺国家级竞赛

三、大赛赛事安排

(一)赛制

大赛实行校级初赛、省级复赛、总决赛三级赛制

(二)赛道

校级事下设3个主体赛道:高教主赛道本科生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和产业命题赛道

(三)赛道方案及活动方案

1.高教主赛道

根据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方案”要求,校可参加本科生组内设的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并按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设置参赛项目类型

2.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根据“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方案”,我校可参加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要求结合项目性质和特点能在推进农业农村、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3.产业命题赛道

根据“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产业命题赛道方案”,该赛道针对企业开放创新需求,面向产业代表性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以及入选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大型企业征集命题。企业命题应聚焦国家“十四五”规划战略新兴产业方向,倡导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参赛项目要求

1.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 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

2.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3.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根 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已获本大赛往届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

4.参赛人员(不含产业命题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 年龄不超过35岁(198731日及以后出生)。

5.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行业背景选择相应类型。为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学院需严格开展参赛项目审查工作,审核参赛资格以及涉及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财务状况、运营、荣誉奖项等方面。

(五)参赛团队要求

全体在校生和毕业5年内(20176月以后)的毕业生均可报名,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一般不多于10人。鼓励跨学院、跨年级组建团队。

(六)参赛资料要求

拟参赛团队应做好以下材料的撰写和制作,为参赛做好前期准备。

1.商业计划书

主要包括项目(公司)介绍、行业与市场、产品与服务、商业模式、创业团队、财务与融资、风险控制等内容,可参照“项目商业计划书撰写提纲及注意事项”(附件2)。

2.路演PPT10分钟)

大赛赛程安排

(一)项目挖掘和培育(20224-5月)

1.本阶段主要进行宣传动员、组建团队,挖掘和培育项目,深入开展市场调研,撰写项目文本,启动系列培训。

2.各学院发动教师、在校生、毕业生积极参与,要求每个学院至少推荐1-3个重点项目参赛,并于420日前提交“‘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点培育项目表”(附件3)。各参赛团队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完成商业计划书初稿、路演PPT等参赛资料的撰写和准备。

(二)校赛报名及初赛(20224-5月中旬)

1.各学院应积极组织参赛团队登录系统注册报名。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2022415日。参赛团队须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cy.ncss.cn)或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报名。在服务网“资料下载”板块可下载学生操作手册指导报名参赛,微信公众号可进行赛事咨询。

2.校级初赛参赛项目数量:要求选修了《创新创业基础课》的2020级学生必须每人1项目报名参赛,以双创学院为单位汇总参赛项目信息。其他年级未组织选修课程的学生,由各学院校参照“校赛参赛项目数额分配表”(附件4组织参赛报名。

3.校级初赛由各学院组织选拔赛,按要求评选本学院项目,推荐优秀项目参加复赛评审。各学院参加复赛项目数为3-5个。

4.请各学院根据校赛复赛项目信息和申报材料,以学院为单位于512日前填报“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选拔赛(复赛)项目推荐表”(附件5)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选拔赛(复赛)推荐项目汇总表”(附件6)。

(三)校级复赛(20225月下旬)

大赛工作委员会(设在教务处)将组织专家对参赛项目进行评审,确定决赛名单。

(四)校级决赛(20226月上旬)

大赛工作委员会组织开展校级决赛,组织开展培训和项目辅导,推荐优秀团队参加第八届省级赛事。

(五)省赛项目推荐与项目打磨(20226月中旬—8月)

1.针对拟推荐省赛的重点项目组织专项培训和一对一辅导,推进项目持续完善和精心打磨,提升我校参赛项目质量。

2.根据省赛通知要求及名额分配情况,完成省赛参赛项目推荐。

3.统筹安排省赛决赛及其他事项。

大赛工作要求

1.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广泛动员学生、教师积极参与竞赛活动,深入挖掘校友资源,形成竞赛的群众性基础。

2.为便于大赛项目的顺利进行,请学院420日(周前填写并提交“学院联络人回执表”(附件7

4.赛事其他事宜

联系人:彭晔、陈思,36903027

办公地点:行政楼303办公室

附件均为纸质版和电子版一并提交,纸质版交至教务处联系人,电子版发至邮箱:340192730@qq.com

六、大赛奖励政策

学校建立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激励机制,具体的奖励政策参照《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奖励管理办法(试行)》(城理教[2022]30号)(附件8)执行,解释权归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工作委员会。


附件1:《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pdf

附件2:项目商业计划书撰写提纲及注意事项.doc

附件3:“互联网+”大赛重点培育项目表.xls

附件4:校赛参赛项目数额分配表.doc

附件5:“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选拔赛(复赛)项目推荐表.doc

附件6:“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选拔赛(复赛)推荐项目汇总表.xlsx

附件7:学院联系人回执表.docx

附件8: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奖励管理办法(试行).doc


教务处

202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