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面向看质量 立足需求促改革

更新时间 : 2016-09-27 15:25:13

2016-04-07 来源:教育部

  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五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成效显著,人民群众的基本高等教育需求得到较好满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持。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并由此引发了高等教育公平、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就业、高校自主办学等一系列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选择性需求越来越旺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任务依然繁重,迈向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任重道远,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已经从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

  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工程教育在校生规模占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38.2%,本、专科工科专业布点数分别达到15718个和23875个,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全球工业界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推出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工业发展新战略,谋划抢占未来制造业制高点和世界工业发展领先地位;2015年5月,我国政府发布《中国制造2025》,全面部署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面对世界工业发展的急剧变化和新时期国家工业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中国工程教育能否主动应对?中国工程教育质量能否支撑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严峻的现实问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简称“《报告》”)的发布,不仅对于高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且对于通过信息公开保证社会知情权和监督权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报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立足教育,面向需求,体现了责任意识。《报告》利用来自工业界“用户”的外部评价,用数据和事实客观回应了我国工程教育面临的重要时代命题。调查发现,工科毕业生质量总体得到用人单位认可,但对现代工程发展需求适应性不足;政产学研合作育人成效显现,但制度保障仍需加强,合作形式仍需深化。

  第二,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体现了国际意识。《报告》抓住中国即将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的契机,利用国际实质等效认证标准来评估中国工程教育质量。通过对统计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以及对150多位工学院院长的问卷调查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化程度逐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国际实质等效认证标准要求,但工科毕业生的能力“短板”不容忽视,教师队伍建设仍待加强。

  第三,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体现了前瞻意识。《报告》从未来工业发展趋势的角度审视了中国工程教育质量当下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变革的方向,深度剖析了《中国制造2025》对未来工程科技人才及工程教育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通过院士深度访谈,并结合教育与经济统计数据分析发现,工程教育质量对工业发展创新引领不足,未来需要精准发力,用国际先进理念和标准引领改革,为建设制造强国提供“动力”和“源泉”。

  第四,基于证据,尊重规律,体现了实证意识。《报告》面向10000多名工科学生、600多名工科教师、150多名工学院院长、500多家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梳理分析了教育部规划司、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国家留学基金委的相关数据以及大量教育与经济统计数据,对高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评报告和考查报告进行了文本分析,还首次对12位不同专业领域的工程院院士进行了深度访谈。《报告》紧扣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毕业生能力这一主线,用大量数据和事实呈现工程教育在培养目标达成度、社会需求适应度、办学条件支撑度、质量保障有效度、学生和用户满意度等方面的成效,多维度、多视角地对中国工程教育质量状况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判。

  《报告》将为政府决策、高校改革和社会监督提供权威的专业化参考。同时也建议进一步完善样本抽取和数据挖掘工作,使今后的《报告》更加出色。(钟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