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启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校级选拔赛的通知
城理教务[2024]41号
各学院:
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通知》(附件1)要求,现开展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校级选拔赛,面向全校师生征集参赛项目,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赛道方案及活动方案
校赛的主体赛道主要包括高教主赛道(本科生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和产业命题赛道。各赛道具体要求详见附件1中的各赛道方案。
1.高教主赛道(本科生组)
本科生组设创意组、创业组。参赛项目类型包括: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人工智能+”,参赛项目团队应认真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要求,结合以上分类及项目实际,合理选择参赛项目类别。根据“四新”“人工智能+”建设内涵和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类型。
2.“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内设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要求结合项目性质和特点能在推进农业农村、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3.产业命题赛道
产业命题赛道参赛类型分为产教协同创新组、区域特色产业组。要求针对企业开放创新需求,面向产业代表性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征集命题。企业命题应聚焦国家“十四五”规划战略新兴产业方向,倡导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围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对应的产业和行业领域,基于企业发展真实需求进行申报。
二、参赛要求
1.参赛项目应参考附件1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赛道参赛。
2.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参赛项目如有涉密内容,参赛前必须进行脱敏处理。
3.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根 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已获本大赛往年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
4.参赛人员(不含产业命题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 年龄不超过35岁(1989年3月1日及以后出生)。
5.为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学院需严格开展参赛项目审查工作,审核参赛资格以及涉及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财务状况、运营、荣誉奖项等方面。
6.参赛团队要求
全体在校生和毕业5年内(2019年6月以后)的毕业生均可报名,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鼓励跨学院、跨年级组建团队。
7.参赛资料要求
拟参赛团队应做好以下材料的撰写和制作,为参赛做好前期的准备。
(1)商业计划书
主要包括项目(公司)介绍、行业与市场、产品与服务、商业模式、创业团队、财务与融资、风险控制等内容,可参照“项目商业计划书提纲”(附件2)。
(2)路演PPT(10分钟)
三、大赛赛程安排
(一)项目挖掘和培育(2023年12月-2024年4月)
根据《关于开展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重点项目收集工作的通知》(城理教务[2023]第155号)要求,各学院积极进行宣传动员、组建团队,挖掘和培育项目,已完成了重点项目推荐工作。各参赛团队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完善商业计划书、路演PPT等资料。
(二)校赛报名及初赛(2024年5月中旬)
1.参赛团队需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https://cy.ncss.cn)进行报名,在“资料下载”板块可下载学生操作手册指导报名参赛。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5月15日,报名截止时间根据广东省复赛安排决定,但不会晚于8月1日。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进行赛事咨询。
2.校级初赛参赛项目数量:要求选修了《创新创业基础课》的2022级学生必须每人报1个项目参赛,以双创学院为单位汇总参赛项目信息。其他年级未组织选修课程的学生,由各学院校自行积极组织参赛报名。
3.校级初赛由各学院组织选拔赛,按要求评选本学院项目,推荐优秀项目参加复赛评审。各学院参加复赛项目数为2-5个。
4.请各学院根据校级初赛结果,以学院为单位于5月20日前填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级选拔赛(复赛)项目推荐表”(附件3)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级选拔赛(复赛)项目推荐汇总表”(附件4)。
(三)校级复赛(2024年5月下旬)
大赛工作委员会(设在教务处)将组织专家对参赛项目进行评审,确定决赛名单。
(四)校级决赛(2024年6月上旬)
大赛工作委员会组织开展校级决赛,组织开展培训和项目辅导,推荐优秀团队参加省级赛事。
(五)省赛项目推荐与项目打磨(2024年6月中旬—8月)
1.针对拟推荐省赛的重点项目组织专项培训和一对一辅导,推进项目持续完善和精心打磨,提升我校参赛项目质量。
2.根据省赛通知要求及名额分配情况,完成省赛参赛项目推荐。
3.统筹安排省赛决赛及其他事项。
四、大赛工作要求
1.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广泛动员学生、教师积极参与竞赛活动,深入挖掘校友资源,形成竞赛的群众性基础,减少“炒剩饭”现象。
2.为便于大赛项目的顺利进行,请学院于5月14日(周二)前填写并提交“学院联络人回执表”(附件5)。
3.请各项目组以学院为单位,将参赛资料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压缩包)提交至教务处彭晔处,联系电话:3690307,办公室:行政楼303室。
五、大赛奖励政策
学校建立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激励机制,具体的奖励政策参照《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奖励管理办法(试行)》(城理教[2022]30号)(附件6)执行,解释权归教务处。
附件1:教育部关于进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通知.pdf
附件3: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校级选拔赛(复赛)项目推荐表.doc
附件4: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校级选拔赛(复赛)项目推荐汇总表.xlsx
附件5: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学院联系人回执表.docx
附件6: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奖励管理办法(试行).doc
教务处
2024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