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质量工程项目典型经验系列报道(一)——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智能车辆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

更新时间 : 2023-03-07 15:07:32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教育教学改革在新征程、新阶段、高起点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改革项目(以下简称质量工程项目)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探索高等教育教学新思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手段。我校高度重视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为了落实二十大报告精神,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稳步提升、学校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促使教师教学能力不断增强、保持教学工作的热度和稳定度,根据国家和省级相关政策,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建设(以下简称质量工程)做了变革,增设了“主辅修双学位实验班”“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班”等质量工程建设创新项目。目前,我校2022年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校内立项30项,获得省级立项建设11项。

为了宣传和推介各学院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成就,我校将发布“质量工程项目典型经验”系列报道,专题介绍各学院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经验做法,敬请关注。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智能车辆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

【学院概况】

智能车辆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以下简称产业学院)是我校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在花都区智能车辆及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智能网联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汽车设计研发、智能驾驶、智慧交通等的加速融合背景下,面向区域、面向行业、面向产业办学的产教融合实体。产业学院与佛山飞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共建省级新能源汽车校企联合实验室,与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构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举措】

(一)组建模式与教学资源合理配置

产业学院深入开展产业人才规模需求调研和人才质量需求调研,以产业升级需求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学生学习能力持续改善为主线,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对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方法等进行重构。建立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需求、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对接,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产业学院组建模式(钟玉华 提供)

(二)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深度融合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设置创新创业基地,下设7大实践创新团队,涵盖学院所有专业的学生。此外,还与企业深度合作,目前有三家省级校外实践基地,76家校企合作实践基地,构建了“课程-实验-实践-创新”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签约仪式(邱灿彬 提供)

(三)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协调发展

产业学院对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实践场所、资金使用、资产管理、利益分配等具体事项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以保障产业学院顺利运转。产业学院以广东省汽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载体,与多家企业校企共建汽车CAE仿真实验室2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测试平台、新能源汽车电机性能测试实验室、汽车NVH性能分析实验室、智能网联实验室、飞驰・华广新能源汽车省级校企联合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实验教学基地,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产业学院通过与佛山飞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了一支由企业工程师和专任教师混编组成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通过产业学院平台为合作汽车企业输送了大量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校企联合实验室挂牌(卓靖儿 提供)

【特色亮点】

(一)人才培养特色

加强与企业协同力度,大力开展智能车辆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建设依托产业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评价等;校企双方共建一批典型的工作任务导向、模块化课程,推行面向企业实际需求的任务式、项目驱动式培养模式;落实校企“全员参与”的“全方位、全过程”三全育人工程,创新“产-教-实践”的全过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一批创新创业人才。

建设期内,产教融合的育人模式下,产业学院学生规模占学院总学生人数50%以上,行业企业一线兼职教师占学院专职教师总人数50%以上,承担的专业课教学任务授课课时占学校专业课总课时的20%以上。

(二)课程创新亮点

在产业学院框架下,关注汽车行业发展动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教材编写和课程建设、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智能网联汽车课程体系其课程设置对接汽车行业对岗位能力的要求,课程内容则反映行业需求与技术发展。在专业基础课方面,通过建设《汽车构造》《汽车理论》《程序设计》《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等课程,培养学生基础理论素质;在专业核心课方面,课程内容涵盖了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电池、电控三大核心技术,同时包含智慧感知、智能网联以及无人驾驶等方面的知识;在实践课程方面,加大与产业的融合,将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安排在合作企业,让学生真实接触第一线的产业需求,通过设置新能源汽车集成控制实训项目、智慧感知实训项目、智能网联软件系统开发项目和无人驾驶实训项目,将以往的综合实践课程改造成企业所提供的真实案例实训项目,嵌入课程以及教学环节职业标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

建设期内,完成1本以上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或讲义的编写,产业学院80%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题目来源于工程项目。

(三)合作模式创新

采取“引企驻校、引校入企”等校企联合方式,依托产业学院吸引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与学院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基地;以企业发展需求为核心,通过产业学院设计开发平台、项目、设备;提供合适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岗位;利用产业学院实践实训教学平台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建设期内指导学生参加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项,参加各项科技竞赛等获省级及以上奖项不少于15项。建成省级校企联合实验室1个,合作开展企业科研项目3项,发表科研论文3篇,申请国家专利3项。

伴随新的发展契机,产业学院将在建设资源配套、项目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为学校学科建设的全面展开提供坚实保障,推动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再上新水平、新台阶。

(来源: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官网)